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上海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管理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4 14:04:03  浏览:999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管理规定

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


市交通局关于发布《上海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管理规定》的通知



区(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上海市陆上运输管理处:

  《上海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2月21日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

  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

上海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管理规定
(2005年2月23日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沪交法[2005]第77号发布)  

  第一条为了规范本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管理,保障该系统顺利联网、正常运行和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运行及与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公共停车信息系统,是指上海市陆上运输管理处(以下称市陆上运输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建立的,由信息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发布等设备组成,具有服务和管理功能的信息系统。

  本规定所称的系统运行方,是指受市陆上运输管理机构委托,并按委托合同负责公共停车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的单位。

  本规定所称的上海市公共停车服务网和上海市公共停车服务热线,是指与本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相配套的,在互联网上建立的公共停车网络服务平台和利用公共通讯网建立的公共停车电话服务平台。

  第四条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交通局)是本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运行管理的主管部门,区、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陆上运输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运行的监督管理。区、县陆上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职责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运行的日常监督管理。

  第五条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配备与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相适应的信息采集、传输设备,并保持设备的不间断、正常运行。

  第六条公共停车信息系统的停车信息数据包括:

  (一)静态数据,包括停车场(库)名称、出入口地址、对社会开放泊位数量、开放服务时间、收费方式与标准、服务与投诉电话等;

  (二)动态数据,包括统计时间点各类开放泊位的占用数、空余数,统计时间段内各类车辆的进、出场(库)数等。

  第七条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第一项规定向所在地陆上运输管理机构报送静态数据;静态数据发生变化时,应当在24小时之内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补充报送相关变化数据。

  区、县陆上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将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报送的静态数据及时转送市陆上运输管理机构。市陆上运输管理机构统一汇总后,传递至系统运行方录入公共停车信息系统。

  第八条系统运行方应当为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提供动态数据采集与传输方面的技术支持。不得强制销售信息采集、传输设备,不得对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采集、传输动态信息设置障碍。

  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第二项规定实时采集并向公共停车信息系统实时传输动态数据。对于有条件装配自动采集设备的公共停车场(库),应当装配自动采集设备,自动实时采集和传输动态数据;对于不能装配自动采集设备的公共停车场(库),应当配备人工采集设备,由专人负责实时采集和传输动态数据。

  第九条系统运行方应建立和维护公共停车信息数据库,对公共停车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提供下列服务:

  (一)为社会公众提供停车信息查询、停车导向等;

  (二)为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提供停车诱导等;

  (三)为管理部门提供统计分析、决策咨询、行业辅助监管等数据。

  第十条系统运行方应当通过上海市公共停车服务网、上海市公共停车服务热线、停车诱导发布屏、电子触摸屏、车载定位导航系统等载体发布公共停车信息。

  停车诱导发布屏的设置应当符合本市地方标准《停车诱导系统》(DB31/T298-2003)。

  第十一条系统运行方应当建立有效的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等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做好该系统的运行日常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确保该系统不间断运行。

  第十二条系统运行方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的商业机密和擅自利用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的商业机密进行牟利活动;不得擅自发布管理部门行业管理统计数据和有关决策参考数据及指标。

  第十三条系统运行方在为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服务中应当签订合同,不得强制销售、强制收费。

  第十四条区、县陆上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执行本规定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并且每年至少全面检查一次,检查情况于每年10月底前书面向市陆上运输管理机构报告。

  市陆上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督检查,每年对该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向市交通局书面报告。

  第十五条公共停车场(库)经营者违反本规定的,由市交通局、区(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所属的陆上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一)不按时传送停车信息数据的,可以处以警告或者1000元罚款;

  (二)不如实传送停车信息数据的,可以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三)拒不传送停车信息数据的,可以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系统运行方违反本规定的,由市陆上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与其签订的委托合同追究违约责任。

  第十六条根据本市道路停车场管理的实际需要,由市陆上运输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并参照本规定对道路停车场实施联网管理。

  第十七条本规定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的决定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河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的决定 附:修正本
【文  号】
【颁布单位】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颁布日期】 1998年6月27日
【实施日期】 1998年6月27日



(1998年6月27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
过 1998年6月27日公布施行)
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
关于《河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决定对《河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条修改为:“为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正确引导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方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二、删除第二条第二款。
三、第三条修改为:“预算外资金是指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为履行或者代行政
府职能,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征收、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
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其收入范围包括:
(一)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
(二)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国务院及其财政部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
(五)用于乡镇人民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
(六)以政府信誉、名义募集的彩票净收入,接受的捐款、赠款收入;
(七)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四、第四条修改为:“预算外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实行国家所有、政府调控、
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体制。”
五、第五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接受同级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批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决算报同级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六、第六条修改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定期听取预算外资金收支
情况的汇报。”
七、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三)审核、汇总、编报预算外资金收入计
划、执行情况和决算;”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预算外资金征收管理和稽查的具体工作由各级财政征
管机构负责。”
八、第十条第一项修改为:“(一)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本部门预算外资金具
体管理办法;”
第二项修改为:“(二)审核、汇总、编报本部门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
况和决算;”
九、第十一条第二项修改为:“(二)按规定的范围和比例征收、提取和使用预
算外资金;”
十、第十二条修改为:“各级审计部门对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和决算,实施审计
监督。”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人民政府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
计机关对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县级审计机关每年向本行政区域内
的乡人民代表大会提供乡级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
十一、第三章的题目修改为:“收支与计划管理”。
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五条:“预算外资金收入分为省级收入、设区的市级
收入、县级收入、乡级收入。省和设区的市共享收入项目的划分和分享比例,由省
财政部门商有关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不得违反政府规定调用属于下级人民政府的预算外资
金,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擅自减免、挤占或者截留属于上级人民政府的
预算外资金。”
十三、第十七条改为第十六条。
十四、第十八条改为第十七条。
十五、第十九条改为第十八条,修改为:“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必须报省
财政部门会同物价部门审批;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必须报省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
门审批。重要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由省财政部门和物价部门报省人民政府审批。法
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设立政府性基金和附加项目,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财政部门规定执行。”
十六、第二十条改为第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费许可
证制度。申请办理收费许可证须经财政征管机构、物价部门审批,由同级物价部门
核发。”
第二款修改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当公开收费项目、范围、标准,使用省以
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或者监制的收费票据,并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十七、第二十三条改为第二十条,修改为:“预算外资金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
理。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银行开设统一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用于预算外资金的
收入和支出管理。”
十八、第二十二条改为第二十一条,修改为:“预算外资金由财政征管机构征收
或者其委托的单位代征,并逐步实行收费单位开票、缴费人直接缴入财政专户的征
收办法。确有困难的,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报同级财政征管机构审核批准后,预
算外资金收支单位可向银行申请办理开设预算外资金收入过渡帐户。”
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二条:“财政征管机构及其委托的预算外资金代征
单位,必须按规定征收预算外资金,并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不得截留、坐支、
挪用。”
二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三条:“减征、免征或缓征预算外资金收入,按管
理权限报财政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二十一、第二十五条改为第二十四条,修改为“预算外资金的支出,用于人员
和公用经费的,比照预算内资金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执行;专项用于公共工程和社会
公共事业的,应当保证专款专用,年终结余可以结转下年度使用;用于固定资产投
资或购买专控商品的,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资金后,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严禁将用于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业的预算外资金用于发放奖金、补贴、津贴
或者实物。严禁用预算外资金进行计划外房地产等投资,或者从事股票、期货等交
易活动。”
二十二、第二十六条与第二十七条合并,作为第二十五条,修改为:“除专项用
于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业的支出外,已经完成项目和其他预算外资金的结余部分,
应当统筹调剂使用。”
二十三、第二十一条改为第二十六条,修改为:“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的各项收
支,必须由本单位财务机构集中管理、统一核算,不得公款私存。”
二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七条:“预算外资金实行年度收支计划管理。编
制预算外资金年度收支计划,应当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外资金、财政预算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的其他资金
统筹安排。预算外资金的使用必须按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执行。”
二十五、第十五条改为第二十八条,修改为:“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必须按规定
编制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同级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进行审核、汇总,编制本级预算外资金收
支计划草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财政部门应当按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批复预算外资金收
支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年度收支计划,抄送同级审计部门,并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备案。”
二十六、增加两条,作为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
1、“第二十九条 预算外资金年度收支计划经批准后一般不得调整。因国家政
策或者机构、人员发生变化等特殊情况对年度收支计划影响较大时,预算外资金收
支单位应当编制调整预算外资金年度收支计划草案,并按预算外资金年度收支计划
的审批程序审批。”
2、“第三十条 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报
告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二十七、第二十四条改为第三十一条,修改为:“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应当按
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编制预算外资金季度分月用款支出计划,报财政部门审批。财
政部门对符合规定的支出计划,应当予以批准,及时办理拨款手续。财政专户经办
银行应当及时办理划款手续,并按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向财政部门提供
预算外资金收纳、拨付和结存情况的资料。”
二十八、第十六条改为第三十二条,修改为:“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必须按规定
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进行审核、汇总,编制本级预算外资金收
支决算草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财政部门应当按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批复预算外资金收
支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抄送同级计划、统计和审计等有关部门,并报上一级
财政部门备案。”
二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三条:“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草案,必须符
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做到收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三十、第二十八条改为第三十四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
财政部门及其征管机构、审计、物价部门,按职责分工,责令其纠正,并视情节轻
重,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隐瞒不报或者编报虚假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擅自
将预算内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的,处违法金额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罚款;
(二)未将预算外资金纳入本单位财务机构统一管理的,处违法金额百分之五
至百分之十的罚款;
(三)将预算外资金公款私存的,没收其全部存款,并处违法金额二倍以下的
罚款
(四)擅自增设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
收费标准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违法金额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
(五)未按规定办理收费许可证、使用省以上财政部门印制或者监制的收费票
据收费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违法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
(六)未经财政征管机构审核,在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收入帐户和未按规定将
预算外资金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或者弄虚作假、隐瞒不报、坐支挪用等逃避
财政监督的,处违法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并限期补办手续;
(七)违反规定调用、减免、挤占、截留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将违法资金按收
入级次如数收缴财政部门,并处违法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
(八)未经财政部门审查资金来源,用预算外资金进行基本建设、购买专控商
品的,处违法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九)未按规定使用预算外资金,扩大预算外资金开支范围,滥发奖金、实物、
补贴、津贴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
三十一、第二十九条改为第三十五条,修改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直接
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十二、第三十一条改为第三十六条,修改为:“执行本条例的罚没款必须在规
定的期限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的,按日加处百分之三的罚款。”
三十三、第三十条改为第三十七条,修改为:“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违反本条例
的罚没款,从单位自有资金或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中列支。”
三十四、第三十二条改为第三十八条。
三十五、第三十三条改为第三十九条,修改为:“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
员在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中,必须忠于职守,依法行使职权,对贪污受贿、滥用职
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由其所在单位、行政监察部门或者上级主管
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十六、第三十四条改为第四十条,修改为:“对检举揭发违反预算外资金规定
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十七、第三十五条改为第四十一条。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河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公布。
附:河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修正)
(1993年12月22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通过 根据1998年6月27日河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
议《关于修改〈河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正确引导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方向,提高资金
使用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
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有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的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
第三条 预算外资金是指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为履行或者代行政府职能,依
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征收、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
性资金。其收入范围包括:
(一)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
(二)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国务院及其财政部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
(五)用于乡镇人民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
(六)以政府信誉、名义募集的彩票净收入,接受的捐款、赠款收入;
(七)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第四条 预算外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实行国家所有、政府调控、划分收支、
分级管理的体制。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批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决算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备案
第六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定期听取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的汇报。
第七条 乡镇预算外资金的年度收支计划和决算须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
批准
第八条 对坚持原则,认真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和预算外资金管理规定,检举揭
发预算外资金管理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以及在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
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财政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是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贯彻实施有关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
(三)审核、汇总、编报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和决算;
(四)管理和监督检查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活动;
(五)撤销下级财政部门和同级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主管部门有关预算外资金
管理不适当的规定;
(六)依法查处违反预算外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预算外资金征收管理和稽查的具体工作由各级财政征管机构负责。
第十条 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主管部门的职责:
(一)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本部门的预算外资金具体管理办法;
(二)审核、汇总、编报本部门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和决算;
(三)管理并监督检查所属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
(四)按照职责分工,查处所属单位的预算外资金管理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 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的职责:
(一)执行有关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及主管部门的具体
管理办法;
(二)按规定的范围和比例征收、提取和使用预算外资金;
(三)编报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和决算。
第十二条 各级审计部门对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和决算,实施审计监督。
人民政府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外资金收支
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县级审计机关每年向本行政区域内的乡人民代表大会提供乡
级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
第十三条 各级物价部门协助同级财政部门实施收费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 各级计划和银行等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助同级财政部门实施预
算外资金的管理。
第三章 收支与计划管理
第十五条 预算外资金收入分为省级收入、设区的市级收入、县级收入、乡级
收入。省和设区的市共享收入项目的划分和分享比例,由省财政部门商有关部门提
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不得违反政府规定调用属于下级人民政府的预算外资
金,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擅自减免、挤占或者截留属于上级人民政府的
预算外资金
第十六条 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不得违反规定将预算内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第十七条 预算外资金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范围、标准征收和提
取。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增加项目,扩大范围,提高标准。
第十八条 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必须报省财政部门会同物价部门审批;
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必须报省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批。重要的收费项目和标
准,由省财政部门和物价部门报省人民政府审批。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
定。
设立政府性基金和附加项目,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申请办理收费许可证须经财
政征管机构、物价部门审批,由同级物价部门核发。
行政事业性收费,应当公开收费项目、范围、标准,使用省以上财政部门统一
印制或者监制的收费票据,并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不按规定使用收费许可证和收费票据的收费,视为非法收费,被收费单位和个
人有权拒绝交纳。
第二十条 预算外资金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银行开
设统一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用于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管理。
第二十一条 预算外资金由财政征管机构征收或者其委托的单位代征,并逐步
实行收费单位开票、缴费人直接缴入财政专户的征收办法。确有困难的,经主管部
门签署意见并报同级财政征管机构审核批准后,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可向银行申请
办理开设预算外资金收入过渡帐户。
第二十二条 财政征管机构及其委托的预算外资金代征单位,必须按规定征收
预算外资金,并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不得截留、坐支、挪用。
第二十三条 减征、免征或者缓征预算外资金收入,按管理权限报财政部门或
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四条 预算外资金的支出,用于人员和公用经费的,比照预算内资金的
开支范围和标准执行;专项用于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应当保证专款专用,
年终结余可以结转下年度使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购买专控商品的,报同级财政
部门审批资金后,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严禁将用于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业的预算外资金用于发放奖金、补贴、津贴
或者实物。严禁用预算外资金进行计划外房地产等投资,或者从事股票、期货等交
易活动。
第二十五条 除专项用于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业的支出外,已经完成项目和
其他预算外资金的结余部分,应当统筹调剂使用。
第二十六条 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的各项收支必须由本单位财务机构集中管
理、统一核算,不得公款私存。
第二十七条 预算外资金实行年度收支计划管理。编制预算外资金年度收支计
划,应当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外资金、财政预算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的其他资金
统筹安排。预算外资金的使用必须按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执行。
第二十八条 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必须按规定编制年度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
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同级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进行审核、汇总,编制本级预算外资金收
支计划草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财政部门应当按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批复预算外资金收
支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年度收支计划,抄送同级审计部门,并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 预算外资金年度收支计划经批准后一般不得调整。因国家政策或
者机构、人员发生变化等特殊情况对年度收支计划影响较大时,预算外资金收支单
位。应当编制调整预算外资金年度收支计划草案,并按预算外资金年度收支计划的
审批程序审批
第三十条 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告预
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三十一条 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应当按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编制预算外资
金季度分月用款支出计划,报财政部门审批。财政部门对符合规定的支出计划,应
当予以批准,及时办理拨款手续。财政专户经办银行应当及时办理划款手续,并按
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向财政部门提供预算外资金收纳、拨付和结存情况
的资料。
第三十二条 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必须按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经主
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进行审核、汇总,编制本级预算外资金收
支决算草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财政部门应当按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批复预算外资金收支
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抄送同级计划、统计和审计等有关部门,并报上一级财
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决算草案,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
定,做到收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道及时。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及其征管机构、审计、
物价部门,按职责分工,责令其纠正,并视情节轻重,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隐瞒不报或者编报虚假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擅自
将预算内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的,处违法金额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罚款;
(二)未将预算外资金纳入本单位财务机构统一管理的,处违法金额百分之五
至百分之十的罚款;
(三)将预算外资金公款私存的,没收其全部存款,并处违法金额二倍以下的
罚款
(四)擅自增设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
收费标准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违法金额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
(五)未按规定办理收费许可证、使用省以上财政部门印制或者监制的收费票
据收费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违法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二十的罚款;
(六)未经财政征管机构审核,在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收入帐户和未按规定将
预算外资金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或者弄虚作假、隐瞒不报、坐支挪用等逃避
财政监督的,处违法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并限期补办手续;
(七)违反规定调用、减免、挤占、截留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将违法资金按收
入级次如数收缴财政部门,并处违法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
(八)未经财政部门审查资金来源,用预算外资金进行基本建设、购买专控商
品的,处违法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九)未按规定使用预算外资金,扩大预算外资金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滥发奖金、实物、补贴、津贴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违法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
二十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执行本条例的罚没款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的,
按日加处百分之三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预算外资金收支单位违反本条例的罚没款,从单位自有资金或核
拨的预算外资金中支出。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
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
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
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九条 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中,必须
忠于职守,依法行使职权,对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情节轻微
的,由其所在单位、行政监察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对检举揭发违反预算外资金规定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
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一九九四年四月一日起施行。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人事部关于适当解决部分艺术三、四级文艺人员职务工资问题的批复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 等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人事部关于适当解决部分艺术三、四级文艺人员职务工资问题的批复

1988年5月7日,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人事部

文化部:
你部《关于部分受聘为艺术三、四级文艺人员职务工资问题的意见》(文计字<87>1420号)收悉。经研究,同意你部拟定的适当解决部分艺术三、四级文艺人员职务工资问题的意见。请按此严格掌握,认真执行,并切实做好思想工作。上述人员的职务工资发放时间,按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有关工资发放问题的通知》(职改字〔1987〕1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关于部分受聘为艺术三、四级文艺人员职务工资问题的意见

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劳动人事部:
在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作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反映,按照艺术专业职务(艺术等级)试行条例,受聘为艺术三、四级的文艺人员中,有一部分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较高的艺术骨干,其工资按现行艺术三、四级的最低工资标准执行,不能完全反映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贡献,需要适当加以解决。为此,现对适当解决这部分人员职务工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按照艺术专业职务(艺术等级)试行条例的规定,经过评审和批准,受聘为艺术三级的文艺人员中,表现较好,艺术水平较高,能圆满完成本院团的演出任务,并有一定艺术成就的,其工资可按以下规定分别进入艺术三级四档97元(六类工资区,基础工资加艺术等级工资之和,下同)或五档89元。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五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本专业八年以上,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十年以上,以及剧团自培学员中从事本专业十五年以上的人员,其工资可以进入艺术三级四档97元。
2.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四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本专业六年以上,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八年以上,以及剧团自培学员中从事本专业十年以上的人员,其工资可以进入艺术三级五档89元。
3.未达到上述1、2条规定的学历和工作年限,但曾担任领舞(领唱、领奏)、独舞(独唱、独奏)和主演、次主演等主要角色,或在地、市及其以上文化主管部门举办的艺术比赛中的主要获奖人员,其工资也可分别进入四档97元或五档89元。
二、按照艺术专业职务(艺术等级)试行条例的规定,经过评审和批准,受聘为艺术四级的人员中,少数表现较好、成绩优异的舞蹈、杂技、戏曲武功人员以及个别确有突出贡献的大专以下学历的人员,其工资可以进入艺术四级三档70元或四档64元。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执行。
文 化 部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二日